GTD的核心卖点是节省脑力!!!
最好还是先看书,书籍的链接,传送门
书有两本,《搞定》这个网上能买到,是新版的。另外一本《尽管去做》这个貌似是老版的,网上不容易买到。
再来一个链接,逗总笔记,这个作为减版,核心内容都有。
这个说的比较原汁原味,毕竟作者用过GTD。
当然了,网上还有好多介绍的内容,可以搜索“GTD”或者“Getting Things Done”
文章开头部分,就不摘录了。
GTD的作用原理
做任何事,都遵循客观的五个步骤:收集、判断、整理、复查、执行。以「家中请客设宴」为例:
收集:询问有几位客人赴约,分别喜欢吃什么。
判断:判断客人的喜好,哪些能满足,哪些不能满足,需要多少份食物。
整理:记下准备做的菜,准备买的食材。
复查:检查还有何遗漏之处。
执行:设宴之日,按预想好的操作即可。
前四步是准备期,显然准备越充分,执行越轻松。现实情况是,很多人前四步随便做做,导致问题积压在执行阶段,手忙脚乱,还是以「家中请客设宴」为例:
收集:问来的喜好只记在脑子里,漏了,忘了,记错了。
判断:判断需基于收集来的信息,前面记的乱七八糟,判断自然很模糊。
整理:脑子里大概想想做什么菜,要买什么食材。
复查:随便想想,好像差不多了。
执行:请客之日,A问想吃的鸡翅有没有,你才想起来;某道菜要提前腌制才入味,现在来不及了;记得家中还有一瓶酱油,怎么就用完了?
GTD理论认为,人的精力有限,一旦脑力跟不上,就会混乱,可通过合理分配脑力以优化五个步骤:前四步准备充分,第五步傻瓜执行。
每个步骤都是下一步的基石,若全储存在大脑中,大脑会很累。换句话说,我们能轻易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:
我在炸鸡翅,因为A说想吃,反正我会做,也正好有食材。其实A更喜欢红烧鸡翅,我记得家中有酱油的,怎么找不到了,只能炸了。希望端给他的时候,他不要嫌弃。
GTD则要求忘记前因后果,因为早已用纸笔或软件记录,所以一个使用GTD的人是这样的:
为什么在炸鸡翅?管他呢,反正现在就是炸鸡翅。我要翻面了,否则糊了。 炸完之后,看一眼GTD系统,上面写着:把鸡翅端给A。
GTD理论认为,前期充分准备,执行便可心无旁骛,更轻松,也更专注,提高效率是自然之事。
注意事项
收集、判断、整理、复查、执行,五个步骤尽管贯穿GTD,却非GTD提出的做事方法。而是通过观察,发现人们客观上就是这样做的。GTD基于客观,对五个步骤进行优化。
五个步骤的优化方法
1、收集:设置生肉库
你需要一个生肉库来代替大脑记忆,将所有待处理的信息记录其中。其他GTD的文章,会称之为工作篮、收件箱等。但我觉得生肉库更形象,因为收集的全是原始信息,像没字幕的原版片,是生肉,待加工。
生肉库可实体可虚拟。存放促销单的盒子、记事本,这是实体生肉库。手机上的APP、电脑文件夹、邮件收件箱等,这是虚拟生肉库。根据实际情况,可设置1-2个生肉库,勿多勿少,适用最好。
有些人看到这,要开始纠结工具了。GTD用纸笔即可搞定,高效的工具当然更佳,但为了不沦为“玩工具”,本文仅以纸笔为例。
注意事项
不仅仅把“准备做的事”记入生肉库,而是记入一切待处理的信息。这和其他待办清单有很大区别。
GTD的作用是分配脑力,但凡要用脑的信息,都放入生肉库。
收集阶段如何避免崩坏
1.所有信息统统放入生肉库,一个不落。如果生肉库中只是部分信息,你就无法完全依赖它,你知道他不完整,还需要用脑记。如此一来,变成两头兼顾,搞得更为费脑而不是省脑。
领导让你采购5样商品,你在清单上记了3样。你无法对照清单买完就走,只能在超市里拼命回想。当你一旦想起,会直奔货架,若再掏出纸笔完善购物清单,明显多此一举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用GTD觉得更麻烦,而不是更轻松。
2.不要超过2秒。根据我的实践经验,单条收集时间超过2秒,代表收集方法太麻烦,麻烦的事定不能长久。请避免以下三种情况:
不合理的生肉库:扫码送红包的促销单,放盒子里即可,不用拍成照片存印象笔记。
做多余的事:常见于用APP做生肉库。周三14点开会,如此记录即可。不用设定时间提醒,分类,标注重点等等。这是后面的事,不要在收集阶段做。
执念:常见于手账控。记个信息要画花,要贴纸,要换颜色,不然对不起美美的手账。热情一过就懒的搞。
3.定期清空生肉库。 注意是清空不是清理。生肉库必须定期空无一物,我为了避免堆积每日清空。但这的清空不代表完成,而是把“生肉”从生肉库里移出,进入下一环节。
2、判断:为“生肉”打标签
收集的后一步是判断。所谓判断,是指对“生肉”作定性。定性的方法是依次提问,再根据答案给“生肉”打标签。
Q1: 这是什么?
收集阶段要求不超过2秒,原始信息基本一扫而过。为了正确判断,有必要再次阅读,看清楚后进入Q2。
Q2: 现阶段是否执行?
如果不能执行,从没用
可能会做
可能有用
中选1个标签打上,判断结束。 如果可以执行,进入Q3。
没用:过期的优惠券、没意义的信息、已取消的计划等等。
可能会做:想做但不是现在。比如,网上推荐的美食,有机会打算去吃。别人推荐的电影,有空打算去看。
可能会用:今后会派上用处的信息。比如,外卖单、优惠券、可借鉴的案例等。
Q3:2分钟内能否完成?
2分钟内可完成,打上2分钟
标签,判断结束。 如果耗费2分钟以上,请进入Q4。
Q4:能否一步完成?
如果不能,打上多步
标签,判断结束。 如果一步即可搞定,请进入Q5。
一步:一个动作即可完成。比如,打电话给小王、丢垃圾、复印合同。
多步:一个以上动作才可完成。比如,策划年会,主题演讲、通过英语六级考试。
注意事项
同一动作在不同场景下,可能是「一步动作」也可能是「多步动作」,视情况而定。例如:签合同。
如果你已和对方谈妥,仅差签字。这是「一步动作」。 如果没有谈好,签字之前,还有商讨细节,双方确认等步骤,这就是「多步动作」。
GTD中把一步完成的事称为「行动」,把一步以上完成的事称为「项目」。
Q5:自己做?别人做?
如果自己做,打上自己做
标签,判断结束。 如果别人做,打上别人做
标签,判断结束。
至此,判断全部结束,打标后的生肉库见下图。实际使用中,打标可在脑内进行,没必要写下来,此处仅为示例。
3、整理:清空生肉库
整理是把“生肉”从生肉库中移出,按其标签,分类处置。你需要几张纸,写上愿望清单、项目清单、执行清单、等待清单;存放资料的文件夹(可虚可实);一本日历。
上图是不同标签的生肉对应的去处,下面将依次详述。
没用 -> 垃圾桶
有两种情况会收集无用“生肉”。一是快速收集没看仔细,二是事情有变,有用变无用。别因此沮丧, 没用
标签的生肉直接丢掉。
可能会做 -> 愿望清单
想做但不是现在,也未安排何时,总觉得有朝一日会做。比如,网上推荐的餐厅、别人推荐的电影、想学的技能,等等。这份清单可以理解为“mark”,先标记一下,有空再说。
小技巧
建议完善“生肉”措辞。如果以「想」字开头,语义将更明确。
可能有用 -> 文件夹
这些通常不是任务,而是资料。不可丢弃,留备待查。实体资料可用文件夹保存,虚拟资料可用网盘、印象笔记等等。可用工具极多,以后会对此逐一推荐。但切记,不要沦为“玩工具”。照相机玩的再溜,也不代表摄影水平高超。
2分钟 -> 立刻去做
2分钟内能完成的事,直接做掉,删除即可。
自己做 - 执行清单、日历
标为 自己做
的生肉,移到「执行清单」。如有准确日期,则标在日历上。
小技巧
建议完善“生肉”措辞。加上动词或以动词开头,语义将更明确。
准确日期指仅可在这天执行,早不行,晚也不行。
别和开始和截止日期弄混。比如,10日-15日开团买面膜。不可标注在10日,也不可标注在15日。应写在「执行清单」上并注明开始和截止日期。
这样做是为保持「日历」的紧迫感。如果日历上的任务可变动,会令人麻木,久而久之将不再对日期敏感。
别人做 -> 等待清单
交给别人做的事,写在「等待清单」中。虽无需自行动手,但仍为分内事,必要时或许要催促,因此不能简单删除,而要留有痕迹。
小技巧
建议完善“生肉”措辞。如果以「等」字开头,语义将更明确。
多步 -> 项目清单
「项目清单」较特殊,移出时不作为内容,应使用全新空白纸,作为标题。
将「执行清单」「日历」「等待清单」中与其相关的行动,汇总到项目清单。
进一步分解项目,预计该项目还需哪些「一步行动」,再填到对应的「执行清单」「日历」「等待清单」。
此处的项目分解是凭经验做的预想,执行起来并不一定就此发展,且极可能漏掉。这些无需担心,只要严格按照GTD流程,这些问题可在复查阶段被修正。
这也正是为何明明重复,却一定要单设「项目清单」。进度控制对项目管理而言至关重要,混在其他清单中加大分辨难度,不易复查。筛选和回想很费脑,而GTD的宗旨是省脑。
至于为何不把其他清单上的去掉,仅用「项目清单」,这就涉及执行阶段如何省脑了。
注意事项
抄来抄去确实繁琐,实际操作并不会用纸笔,而是APP。用GTD适配度高的软件,没有这么麻烦。
4、复查:执行前的最后准备
很多人能用GTD,但用不久,跑着跑着就崩,症结在于复查不到位。该词原文翻译过来叫“回顾”,但我觉得认为表达不精准,容易误解成“看下自己做过什么”。这步重点在检查,而不是“人生跑马灯”。
复查是执行前的最后准备。明天要出差了,今晚再检查下行李是否缺漏;马上要考试了,进场前再检查下手机是否关机;马上要表演了,上台前再检查下服装有无纰漏。GTD的复查原理与其类似,执行前再检查一遍前面的步骤,看是否已按要求处理。
GTD理论要求的回顾频率是每周一次,通常是周末抽出一大段时间。实际使用后深觉工作节奏快,每周复查跟不上步调,有必要加强复查频率,保证现实和GTD系统不脱节。我在每天临睡前复查,一般5-10分钟即可。
复查的步骤
检查「生肉库」是否清空。
检查「愿望清单」是否有条目需要执行,转化成行动或项目。
检查每张「项目清单」了解项目进度,并保证每个项目至少有一个行动。
检查「等待清单」是否有条目需要转化成行动,也就是催促。
检查各清单是否有已完成、已作废的条目,立刻删除。
复查心得
起初使用GTD并不能完全放心,尽管晚上都安排妥当,第二天早晨我还看下清单,需对今日事项做到心中有数。
熟练使用GTD后,早晨的复查已省去。我不需要提前知道,开始做了才去想。如果你对GTD不能做到完全依赖,也可先这样过度。
再次强调,复查是GTD中最重要的环节。其程度相当于把草稿纸上算的结果填到答题卡上,不复杂但很关键。不做这步,之前全费。
5、执行:按顺序执行
执行指从「行动清单」和「日历」中挑件事来做。GTD对如何挑选也做了指导:
先做「日历」上的事项。
再做突发工作。指临时指派给你,较为紧急的工作。如果不紧急,放入生肉库。
做「行动清单」上的事项。如果你的「行动清单」上有超过50条行动,挑选就成了麻烦,需用到GTD中的「情境」技巧(我的其他文章会介绍)。如果没有超过50条,就挑能做的做吧。
如果上述行动全部执行完毕,就运行GTD系统,也就是处理生肉库,判断打标这套流程。这样你又会有新的任务出现了。如果这都做完了,恭喜你,完美的一天。
其他内容
其他内容还请查看逗总的页面进行查看,这里只记录一个主要流程。作为备忘。
刚入门的人,可以拿着这个流程,时不时的看看,形成大脑的肌肉记忆。
工具
工具还是要说一下的。
需要3类工具,todolist类、日历、计时工具。
TODOLIST
其实任意一个todo软件都可以的,做好分类即可,我的分类是这样的:GTD(执行列表)、愿望清单、项目清单、项目1、项目2、杂货铺(收集阶段的“生肉库”)
我使用的就是iPhone自带的提醒事项。并没有多复杂吧?
PS:在这遍文章发布到网站上之后,我就会从我的GTD
列表中,把整理并发布GTD笔记
这条完成掉。
日历
日历,有提醒的功能,只有重要的、有时间限定的事情,才放进来,要是什么事情都放进来,开始的时候,容易崩坏。
同样,iPhone自带的日历
同样,因为最近在家放大假,所以,我的日历里面,是空的。
计时工具
这个是我自己需要使用的,为了统计和分析时间,刚入门的小伙伴,可以不用这个。
目前用的是,timetrack
,虽然有点小bug,不过基本功能都有,记录时间,分类,tag,备注,导出csv。
如果使用,一定要让24小时,都有内容,换句话说,吃饭、喝水、抽烟、便便、洗澡、睡觉,都要记录下来。这样才有分析的价值。
- 上一篇:新人指南:Rule101
- 下一篇:新人指南:产品版本命名规则
本站所有资源都来源于网络收集、网友提供或者交换而来!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本站客服,我们立刻删除!
猜你还喜欢
- 10-19 H5页面获取微信用户openid极简攻略
- 10-19 php项目中 composer update install 区别
- 10-16 vue-h5微信公众号 网页授权登录(静默授权)
- 10-16 vue微信H5自定义分享兼容ios、PC、安卓
- 10-16 laravel SimpleQrCode 扩展包生成二维码使用记录
- 10-16 [最新]mac安装ImageMagick与PHP扩展Imagick
- 10-16 mac安装ImageMagick与PHP扩展imagick
- 10-16 laravel常用目录路径获取方法
- 10-16 [扩展推荐] Laravel 的整站静态页面缓存
- 10-16 Github webhooks 自动部署博客文章,使用总结【含视频】
- 10-16 PHPExcel 设置单元格受保护,不可编辑,或需要密码
- 10-16 如何创建受密码保护的pdf文件
暂无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。